时间:2022/10/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1个、13.6个、7.5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主要指标争先进位、量质齐升,为山东商务“十四五”开新局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年,全省商务系统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商务部确定的“三个重要”工作定位,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强势开局,主要商务指标争先进位、量质齐升,体现为“三个领先”“四个突破”“五个更优”。“三个领先”:主要商务指标增速领先全国、领先先进省份、领先全省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年,全省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别高于全国11个、13.6个、7.5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四个突破”:全省外贸依存度达到35.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五个更优”:外贸新业态占比更优,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进出口占比由上年2.2%提高到9%左右;外资结构更优,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由上年21.4%提高到30.4%;网络零售额占比更优,前11个月,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2%提高到11.2%;开发区外贸外资占比更优,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进出口占比由改革前的49.5%、60.2%提高到75.6%、72.8%;全省区域开放布局更优,胶东、省会、鲁南三圈进出口额占比由上年的64.3:24.7:11调整为63:25.6:11.4,实际使用外资占比由上年的62.5:24.2:13.3调整为56.3:27.7:16。      积极作为融入国家开放大局   牢牢把握在双循环坐标系中的定位,积极构建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一是深化与日韩区域经贸合作。成功创办日本(山东)进口博览会、韩国(山东)进口博览会和RCEP区域(山东)进口博览会,30多个品牌首次在我省招募国内代理机构和合作商家,15.1万人次观展采购,现场线上线下合计销售3.3亿元;2万名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达成意向成交额31.5亿元。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中日韩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中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中韩经济合作论坛等活动。年,全省对韩国、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29.7%、16.5%;吸引日韩投资18.2亿美元,增长52.4%,占全省比重8.5%,较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二是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与共建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实施“境外百展”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展会占全省境外展会数量的四成。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40.8%,占全省的32%,占比提升1.9个百分点。三是加快昂起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龙头。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着力构建“陆海统筹、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放联动论坛,以“4+5”模式,建立合作交流机制,积极筹建黄河流域自贸试验区联盟。   创新贸易模式增添发展新动能。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广“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优选纺织服装、农产品、汽配等优势产业,开展特色产业带线上拓展行动。印发《山东省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子商务主体实施细则》,认定35家跨境电商平台、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印发《山东省推动海外仓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积极构建覆盖全球、协同发展的新型外贸物流网络。提升临沂商城工程物资市场、青岛即墨国际商贸城和烟台三站批发交易市场的外向度,释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政策红利。联合海关、税务、外汇等单位赴广东、浙江、海南调研学习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先进经验,举办全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观摩交流活动。年,完成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亿元,增长2.1倍。支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创建,烟台成功入围新一轮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成功申创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年全省服务进出口完成.3亿元,增长21.9%,其中,服务出口.6亿元,增长48.1%。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4亿元,增长43.3%。   线上线下拓市场深入推进。印发《年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聚焦机电产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优势行业,加大RCEP区域、20个重点国家、“一带一路”市场展会布局,推进“一国一展”“一业一展”。全年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展会45场,达成意向成交额18.5亿元。印发《落实先期行动计划》,提出20条具体政策措施。年,全省对前六大贸易市场东盟、美国、欧盟、韩国、日本和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42.7%、37.3%、24.3%、29.7%、16.5%和16.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40.8%,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32.9%。   优进优出促外贸结构优化。印发《创建山东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细则》《创建山东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实施细则》,评选认定11个省级外贸高质量发展区、10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10个基地获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省总数达到57个,居全国第2位。推动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印发《关于促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民生消费品进口的若干措施》,修订《山东省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版)》,举办日本、韩国及RCEP区域进口博览会。   积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组织多家外贸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届、届广交会及中国国际食品饮料展览会等展洽活动,举办“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等一系列出口产品转内销活动,为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搭建“品牌+品质”合作营销平台,支持企业利用展会洽谈平台对接国内供应链,提升内外贸一体化能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服务支持企业精准有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年)》,提出实施贸易畅通、优进优出、外贸新业态提升、贸易产业融合四大行动十项具体措施。针对外贸发展形势和企业所需所盼,研究制订《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财政激励政策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储备。赴青岛、烟台、潍坊、淄博等重点市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宣讲外贸政策,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发挥“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反映问题主渠道作用,确保纾困解难政策措施直达基层企业。承压前行培育外贸新动能   年,外贸企业受国际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多重承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贸形势,及早谋划,创新作为,与企业同舟共济,全省外贸强势开局、强势发展。全年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完成2.93万亿、1.76万亿、1.17万亿元,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进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同比分别增长32.4%、34.8%、29%,好于全国11个、13.6个、7.5个百分点。   强化政策支撑。在全省“六稳”“六保”“四批”政策清单中推动提出培育外贸高质量发展区、进口贴息、汇率避险、航班航线补贴、增加运力供给、落实RCEP“6小时通关”、提高空箱储备等政策措施,精准发力、解决问题。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5.6%,占全省的71.2%,占比提升1.7个百分点,成为主拉动力。   积极培育新增量。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5亿元,占全省6.1%,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聚焦先进技术设备和民生消费品进口,培育认定10个省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区,主动扩大进口。   全力解决企业困难诉求。在做好对家外贸基本盘企业开展定向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外贸企业服务覆盖面,山东省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服务的外贸企业已达家。截至目前,该平台累计办结外贸问题余条。优化结构外贸外资效果凸显   聚焦制造业引资主攻方向,举办重大活动,优化投资环境,山东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同比增长21.9%,增幅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较年同期增长46.5%,两年平均增长21%。   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保障体系。持续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打造“清单化”“目录化”政策体系。加大重大外资项目财政支持力度,将奖励比例由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2%提高到3%,审核确定了10个符合条件的外资大项目并予以奖励;出台跨国公司在鲁设立地区总部办法,组织开展了首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认定工作;制定产业链重大外资企业支持政策,纳入省政府“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清单。   创新举办重大活动,持续增加外资项目储备。成功举办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家世界强企业及家全球行业领军企业领导人参加,参会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82%,新签外资项目个,投资总额.2亿美元,合同外资.3亿美元。   建立“三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动重点外资项目落地出资。对在谈、签约、落地项目实行分类分级负责,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到资。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举办3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41个重大外资项目同时开工,实际使用外资10.5亿美元。   着力助企纾困解难,坚定外商投资信心。发挥省领导联系重点外资企业机制作用,先后为18家重点外资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市场开拓、土地指标、铸造产能等“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注册外资企业数量达余家,累计为外资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多个。建立与重点外资企业“点对点”跟踪服务联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韩国LG、日本JFE等世界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供电、用工等问题。   打造“山东与世界强连线”品牌。先后成功举办“深化山东与港澳台合作推进会”“山东与世界强连线暨深化与欧盟合作推进会”“对话商协会·齐鲁之约”“山东与世界强连线北美专场”等活动,巩固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截至目前,已有家世界强在山东投资兴业。   围绕应对贸易壁垒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引导企业在沿线国家开展组装加工,带动原材料零部件出口,把产能优势化为合作优势,推动了实施浦林成山泰国轮胎生产基地、南山铝业印尼万吨氧化铝项目、太阳纸业老挝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一批产能合作大项目。实施境外经贸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新考核确认安哥拉奥德工业园、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等5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国家级及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累计达到13家,居全国前列,为山东企业安全有效拓展海外市场搭建重要平台。加快创新打造开放新平台   制度创新成果丰硕。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紧紧围绕总体方案试点任务落实,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推广为基本要求,为改革试验,为发展试航,为开放试压,各项成果丰硕。截至目前,总体方案项试点任务,已实施项,提炼总结项创新成果。其中,“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被评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创新中转集拼业务模式”“构建文化贸易全链条服务体系”3项被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推广,“数字保险箱智慧政务服务”“人力资本评价赋能体系”等17项首创性探索获国家部委认可,“链上自贸保税展销新模式”等4项创新成果入选全国自贸片区联盟典型案例。   改革试验亮点突出。“负面清单制”放权模式作为改革案例编入《中国营商环境报告》,自贸试验区获得更大改革自主权。医院等大批省级事项审批当天办成、巴迪生物6小时拿地即开工。通过超前服务、远程网办、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极简办”,个高频事项在自贸试验区实现跨片区互办通办,税务服务、监管、执法实现跨片区协作,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强化竞争政策试点,济南片区获批文化出口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片区)获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济南片区全国率先开展医疗器械进口贸易模式创新试点,与珠海横琴片区联动建立中医药创新共同体,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省级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和监管服务平台,形成“研发—生产—检测—流通—服务”全产业链生态。青岛片区全国首创海铁联运货物“全程联运提单”、原油进口“先放后检”、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等模式,推动“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发展,青岛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居全国第二。烟台片区加快海工装备建设,制定全国首个海洋牧场平台确权路径,建成全国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养殖网箱;构建海洋种业全链条引育体系,首创海洋生物资源“生态链式”养护模式,构建多元化海洋产业体系。   上合示范区围绕落实《总体方案》、省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若干措施部署要求,全力建设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4个中心”。国际班列线路从年的2条增至15条,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从年的8.5亿元增至40亿元,与上合组织国家双向投资额从年的40万美元增至万美元,示范区建设呈现出全面展开、加快推进的态势。   国际物流中心方面,常态化开行24条国际、国内班列,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8个城市。年以来,新开通至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白俄罗斯明斯克等13条国际班列线路,向莫斯科开行全国首班冷鲜蔬菜专列,向明斯克开行全省首班跨境电商专列,开行全省首班“铁路快通”专列,签发全省首笔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单。   年,开行班列列、同比增长54.9%。现代贸易中心方面,累计集聚贸易主体余家,引进培育上合跨境贸易服务中心等10个贸易平台、传化(上合)合贸通等4个跨境电商平台。完成山东省首单跨境易货贸易,首创“上合·银关通”关税保函业务、编制发布上合贸易指数。获评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十佳实践案例。启用国内首个服务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合作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方面,年以来,共引进吉利卫星互联网等总投资亿元的50个项目,其中世界强8个、中国强(含民营强)7个。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方面,举办上合组织国际贸易投资博览会,上合组织秘书处、中国一东盟中心、中葡论坛秘书处3个国际组织,30个国家的76位驻华使节参会,来自34个国家的近0家企业参展,意向采购额20亿元,是青岛史上参会国家最多、参会驻华使节最多的专业性博览会。承办第二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推动设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秘书处青岛办公室。上合国家客厅、央企国际客厅建成投用,上合组织国家18家商协会、名中外员工入驻,客厅“磁石”效应逐步显现。先后与上合组织国家4个友好城市,25个园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23个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出“智创上合”制度创新品牌,首创“信用上合”等35项上合特色改革创新举措。特色园区打造新的增长极   推动开发区更加聚焦“主责主业”。年,全省开发区实现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9亿元,分别增长22.3%、33.6%,分别较全省高出0.4个、1.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75.6%、72.8%。全省13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进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93.8%,高于全省进出口增幅6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增幅70.9个百分点,进出口增幅在前十位省市中列第1位。   研究制订《山东省开发区东西合作共建试点方案》》,聚焦产业合作对接,匹配双方产业链发展需求,开展开发区东西合作共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已选择10对产业基础较好、协作匹配度较高、资源优势互补明显的开发区先行试点,为全省开发区合作共建积累经验。   年4月认定中韩(日照)国际合作产业园、潍坊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中欧(济宁)国际合作产业园、青岛国际合作示范区等4家为我省首批省级国际合作园区。推动开发区特色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研究制定了“双招双引”特色园区、外贸新业态特色园区、国际合作特色园区培育办法。   推进综合保税区提质升级,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即墨、淄博2家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行,全省综合保税区达到13家。烟台、济南章锦、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全省试点综合保税区达到12家。根据海关总署年度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山东省A类综合保税区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梳理总结开发区创新发展的先进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其中,“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产业链,打造高质量利用外资主阵地”“兖州工业园区以商招商,建设中欧合作新平台”“威海综合保税区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3个案例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发各市学习借鉴。提炼总结了首批4家省级国际合作园区在规划建设、项目招引、优化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经验做法,在全省宣传推广,加快推进各地国际合作园区培育建设。激发潜力促消费扩容提质   立足强大国内市场,促流通、扩消费,持续繁荣城乡市场。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领先全国优势逐月扩大。一是创新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坚持“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以省政府名义印发《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意见》,以大流通促进双循环。商务部和山东省携手举办“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系列活动,促进出口产品转内销。深化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培育建设10个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县。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新增9个综合示范县,全省累计达到35个,带动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积极建设两个商业体系。实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工程,组织4市开展省级试点,济南、青岛、烟台获批国家试点。高质量推进31条省级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开展“家乡好街请您来逛”活动,培育特色商圈和特色街区。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云逛街”等,壮大新型消费量级。大力推动乡镇商贸中心建设示范,培育认定10个“乡镇商贸中心建设引领县”,带动扩大农村消费。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9亿元,同比增长20%。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2.9%,高于城镇3.9个百分点。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先后举办“惠享山东消费年”“约惠春夏消费季”“礼惠金秋消费季”“钜惠暖冬消费季”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消费回升。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暨齐鲁“四名”工程(名吃、名菜、名师、名店),举办“齐鲁厨师艺术节”,促进餐饮消费。举办诚信家政进社区惠民促消费、山东家政日活动,促进家政提质扩容。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同步推进的“老字号购物节”,覆盖省内外家老字号实体店门店,组团促消费,实现销售4.27亿元;实施“中华老字号直播嘉年华”系列活动,92家企业参与,直播场次场,带动线上销售2.1亿元。举办新车促销、二手车置换等活动,扩大汽车消费。年全省餐饮收入.2亿元,增长22.4%;前11个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汽车类商品销售额增长21.8%,家电类商品销售额增长18.2%。   蓝图已绘就,目标催人进。山东商务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塑造山东省发展新优势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力,大循环与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全省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20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