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7/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明代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即重视文教,广设学校,使明代的教学设施质量和数量皆超过前朝。

教育普及之下,人民的文化水准提高,识字者日渐众多,加上洪武元年朱元璋废除书籍税,以及明代出版政策宽松,刻书不需事先审查,皆可私刻,且刻书的经费非常便宜,促进了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清代的蔡澄在《鸡窗丛话》中说道:

“元时人刻书极难……前明书皆可私刻,刻工极廉……故刻稿者纷纷矣。”

可见,明代出版政策较元代宽松,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只要经济许可,想刻书并非难事。

朱元璋剧照

书坊只重利益,不顾是非黑白

从明末到清朝中期,江南的书坊业比其他地区发达,清乾隆时人朱象贤在《闻见偶录》中记载:

“专以鬻书以业者谓之书坊,江南、江西、浙江有之,他处则无。”

可知江南之出版业,与当时当地造纸业、制墨业的发达息息相关,实有地利之便。换句话说,充足的纸墨,为书籍出版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然而,书坊以营利为最终目的,他们只重利益,并不顾是非错谬。

由于科举是明代重要的取士制度,随着科举考试人数日渐增加,应考之士子为求中举,需要特别对考试科目下功夫,因此,书坊中只要和科举沾上边的书,皆可以卖钱。

明代出版商画像

如《四书五经大全》以及程文、墨卷等,均成为当时的热门书籍。为了满足广大考生的需求,以营利为目的的书坊,除了多方邀请名人为其撰稿外,也聘请了许多在考场失利、没有名气的文人。

这些落第士子为了生活,为书商撰写、评点或校勘书籍,投身于出版科举用书,书坊主人往往冠以“名士”、“缙绅先生”等名号,以利于书籍销售。

可见,通过出版行业的运作,士子即使无心科举或考场失利,照样也能名利双收。

“盗版”的私人印刷,可以使人声名大噪

明清之际江南以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为中心的出版业盛行,而且多为世代相传的家族经营,当时的士人对出版一事,是十分看重的。

《儒林外史》插画

如《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中的王玉辉,即编纂了《礼书》、《字书》、《乡约书》,而且有意到南京去寻求发行。

又如第十七回中的赵爷与黄公,两人虽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境遇却不同:一个是子孙满堂的布衣,一个是进士出身、当了知县却孤身一人。

二人究竟哪一个好?众人争论不已,最后有人说道:

“赵爷虽不曾中进士,外边诗选上刻着他的诗几十处……只怕比进士享名多著哩!”

众人对此言均十分赞同,这也显示出只要搭上书籍出版的“高速列车”,即可成为媒体宠儿,而声名大噪。

《儒林外史》名篇“范进中举”

《儒林外史》中也提到了蘧公孙无意中获得王惠之枕箱,内有《高青邱集诗话》,这书本来藏之大内,天下并无第二本。

蘧公孙得知此书既是天下没有第二本,就将它缮写成帙,并添上自己名字刊刻刷印了几百部,分送亲戚朋友。而蘧公孙也因刊行《高青邱集诗话》,声名大噪,成为浙西各郡众人仰慕的少年名士。

具有时代特色的职业——“八股选家”

《儒林外史》中,以选文为业的马二先生,是个科场失利的“八股选家”。

他虽然在预备乡试中考过六七个“案首”,但在乡试中,却是屡次落第,未能荣登金榜。结果,他为了生计成了“八股选家”。

《儒林外史》马二先生画像

当蘧公孙曾看过马二先生评选的《历科墨卷持运》,要求他将自己列为同选,结果马二先生一口回绝:

“站封面,亦非容易之事……只是你我两个,只可独站,不可合站……这事不过是名利二者。”

他拒绝蘧公孙的要求,全是站在名、利二字考量。因为编写出版科举参考书,在科举高挂的时代,是既能出名又有利可图的。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中的匡超人,向别人吹嘘说自己文名在外,对自己所选的科举参考用书沾沾自喜,他说:

“我的文名也够了……我选的文章,每一回出,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的客人,都争着买……此五省读书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

姑且不论其吹嘘有几分真,但书坊与“八股选家”会一再刊印这些考试用书,显示出那些应试考生的需求,是多么庞大市场!

《儒林外史》匡超人画像

大多数读书人,为了快速敲开仕途之门,争相阅读参考用书。匡超人夸言每一回出书,书店定要卖掉一万部,可想而知,利润一定也不少!

结语

在明代,伴随科举而产生的出版业蓬勃发展,只要作品被刊刻刷印成书,或者名字被列在其上,出版品畅销,即可获取名声,却不论是否取得功名。

因此,一些在科举中落第的投机分子,一方面为了生计,另一方面为了快速成名,有文采的,就出版诗文集;笃信八股的,就印刷程文墨卷。这些“带货达人”,促使当时的出版风气大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5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