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2/1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煤地质总局巢湖蓝藻治理 中煤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周锐姜新雅)近年来,众多中央企业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节能减排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从科技成果转化、清洁能源开发、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三方面,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

积极引入科技成果

在中央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很多科技成果得到了实际应用,特别是有许多节能减排、生态治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工程中。

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务依靠科技强港兴港,采用本质抑尘系统,实现了从转运全程的源头实现有效抑尘,此外还发展了煤港水循环系统建设新领域和全流程自动化装船作业。

中煤地质总局江苏局长江公司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采用深潜式高压灭活蓝藻技术处理蓝藻。年5月,在巢湖合肥包河区段建设的蓝藻治理试验深井,取得了良好效果;年10月,又一举拿下云南省玉溪市星云湖沿岸5口蓝藻灭活深井施工。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年4月10日,国家电投内蒙古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万千瓦示范项目以及配套电力外送项目签约启动,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该项目预计年底建成并网发电,年向京津唐地区运送大规模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标准煤燃烧万吨。

年5月20日,世界首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大通道——国家电网青海-河南±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跨越宝成铁路和嘉陵江。工程预计今年12月全面建成投运,设计年输送清洁电量亿千瓦时。

近年来,中国华电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发电量突破千亿大关;打造基地型、规模化风电项目,完成22个区域清洁能源基地规划研究;大力开拓供热市场,实现电能对散烧煤的替代……年底,中国华电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4%;单位度电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2%;水电在建万千瓦,成为北京冬奥会奥运场馆第一大绿电供应商。

主动修复生态资源

中央企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确保生态环境不再继续遭到破坏基础上,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共同建设美丽祖国。

年4月22日,中国三峡集团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放流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至此,中国三峡集团已连续27年举办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万余尾。

年4月23日,中国石油员工在科技园内种下百余株银杏。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力实施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程,积极开展“绿色油气田”“绿色工厂”创建活动。截至年底,中国石油绿地面积达2.86亿平方米。年新增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植树超过万株。

鞍钢矿业始终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己任,把优化节能减排、资源充分利用和矿山生态恢复纳入总体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之中,先后完成生态恢复面积约万平方米,将排岩场、尾矿库恢复为多功能生态园,种植各类乔木、灌木数千万株。

此外,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的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EPC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国海油重视作业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修复与环境改善,中国诚通所属企业中冶纸业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完成治沙造林21万亩等等,都为生态修复做出了贡献。(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87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