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6/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dt/273369.html

莱芜高新区“18岁”了,年5月,在莱芜一片荒地起步之时,创业维艰但梦想不改,如今已成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军

面对济莱融合、省会扬起龙头这样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莱芜高新区如何规划产业路径,奔向更美好的未来?6月14日,莱芜高新区与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莱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哲军详解莱芜高新区发展的底气、锐气和正气,说出莱芜高新区的“大梦想”。

底气: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的产业发展宝地

14日下午,莱芜高新区,维达纸业(山东)有限公司厂区内,几乎看不到工人,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机器人加持之下,一包包生活用纸自动生产完成。

“我们都是进口巴西和俄罗斯的纸浆,生产环节保证绿色环保。”该公司负责人说。年,亚洲具规模的卫生用品企业维达纸业相中了莱芜高新区,投入巨资设厂。

“莱芜高新区,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的产业发展宝地。”王哲军说,他们始终坚持以开放的眼光推进“双招双引”,以产业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食品四大产业。

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也推动更多企业落地。据统计,目前莱芜高新区拥有各类注册企业家,规模以上企业家,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美国环球汽车零部件集团等大型跨国企业,以及国内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北京汇源集团、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商维达纸业、央企冶金地质总局黑旋风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锐气:这是一方集聚活力的创新创业高地

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视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时就明确提出,“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新技术,要靠自己……”

王哲军说,莱芜高新区始终致力于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活力迸发的科技新城,依托高创中心这个国家级孵化器,建立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全过程、全要素的孵化培育体系,目前已有80多家科研机构入驻高创中心;“赢创动力”创客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坐落在莱芜高新区的山东力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展厅内,可以看到用于北京奥运会鸟巢的电力监控系统,用于富士康全球生产线、中国移动基站的智能导轨电表。

目前,力创已拥有余项设计专利,掌控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据王哲军透露,莱芜高新区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2家,院士工作站4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70多家;实质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余名。

正气:这是一方宜业宜居的魅力生态福地

产城融合,最担忧产业对环境的侵蚀。这一点上,莱芜高新区早有远见。

王哲军说,莱芜高新区始终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理念,按照“城乡统筹、功能集聚、生态优先、绿色宜居”的思路,打造有魅力、善感知、有温度的城市。

“这里环境优美宜居,大汶河清波荡漾,孝义河绿柳绕堤,多万平方米绿地,0多亩景观水面,8处市民公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7%。”说起这组数字,王哲军不无自豪,莱芜高新区的绿树红花和蓝天碧水,绘就一副宁静安逸的水彩画。

未来:对标绍兴温州迈进国家高新区第二方阵

18年的发展,莱芜高新区有了更大的目标。

“在全国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我们位列多位。”王哲军说,为此,他们根据莱芜高新区自身的发展阶段精心在全国选择对标目标,就是位列位的绍兴高新区和98位的温州高新区。

济莱区划调整为莱芜高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王哲军表示,他们正按照市委“1+”工作体系,明确了莱芜高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定位,即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打造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创新要素集聚的新板块、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组团,加快迈进国家高新区第二方阵。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72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