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介绍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

企业重组作为一种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和企业经营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活动的扩大与企业的成长总是常与兼并和重组相伴随。

在发达国家中,几乎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是依赖兼并迅速成长起来的,很少有大企业完全是自我发展起来的。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稳步增长的新时期,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重组与结构调整全面展开,兼并活动此起彼伏,兼并如一股“流行风”,吹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企业兼并的特点与类型

年以来,国际企业为了适应竞争和管理的需要,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间兼并活动。据美国证券资料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年全球发生的企业兼并件,涉及资产重组亿美元;年发生企业兼并件,涉及资产重组为1.14万亿美元;年发生企业兼并件,涉及资产重组1.4万亿美元。

全球企业兼并潮的特点

(1)发达国家兼并联合多。在全球兼并潮中,比较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尤为突出,特别是美国,企业兼并潮一浪高过一浪,而且大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显著增加,规模越来越大。年,美国企业的兼并资产额为亿美元,年为亿美元,年兼并额达到了亿美元。年,世界著名的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兼并了麦道飞机公司,从而使波音公司更具规模性、效益性、垄断性和同竞争革变。

(2)企业兼并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纵观国际企业的兼并态势,大多发生在证券、银行、运输、通讯、保险、零售等服务领域。就拿美国的情况看,企业已无法以提高价格和增加供给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采取扩大经营范围、规模、降低成本来实现提高营运效益和开拓市场的目的。年,美国证券业大宗兼并案至少发生了10多起。

上半年摩根·斯坦利证券公司以亿美元收购了威特公司;旅行者集团以93亿美元实现对所罗门证券公司的兼并,组成了美国第二大证券公司,经营实力明显增强;年11月10日,美国世界通讯公司以亿美元的高价兼并了美国第二大微波通讯公司,创造了以小吃大的先例。

年4月13日,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组成新美洲银行,成为美国第一大银行,涉及金额高达亿美元,其总资产更是高达亿美元,分行数目将达到家,自动提款机达台,业务范围扩大至美国的22个州及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美国银行史上罕见的“超级银行”。(3)跨国兼并呈上升趋势。

从欧洲到美洲,跨国兼并的企业越来越多。仅在年,欧盟企业跨国兼并就达多例,资产金额达数百亿美元。在过去的几年里,欧盟连续兼并许多东欧企业和多家美国企业。同时,在年中,也有数百家欧洲企业被美国企业兼并。国际企业的兼并潮呈现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

国际企业兼并的类型

企业兼并抑或巨型兼并现象的发生虽然不是新现象,但是,当今的发展之势远不是过去类似兼并活动的一种简单重复。企业之间跨国联姻、大鱼吃小鱼,特别是强强合并、以小吃大、小鱼乐于被吃,成为世界经济生活的一道炫目风景线。

透过这道风景线,可以看出兼并者、被兼并者、合并者的种种心态。以下介绍国际企业兼并的八种类型。(1)强强联合。企业兼并从“强弱”联合为主向强强联合为主发展。在初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多为强弱联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伴随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各国“强强”联合层出不穷,大案迭起。兼并已由传统印象中的“大鱼吃小鱼”演化为“鱼吃大鱼”。

年12月,美国波音公司用亿美元兼并麦道公司,被称为“世纪性的购并”;英国电信公司以亿美元兼并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MCL电信公司,组成世界上第一家横跨大西洋的电话公司;日本擅长国际金融业务的东京银行与在国内拥有强大实力的三菱银行宣布合并,形成优势互补,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超级银行;瑞士三大银行中的两家,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成世界第二大银行和最大资产管理人。

这种巨无霸型的强强合并目标不在国内,而在于全球范围,是要在世界市场上取得绝对主导地位。(2)品牌兼并。如今的市场竞争正在由商品竞争转向商品品牌的竞争。在当今的世界市场上,同样一种产品,即使质量、设计和技术含量相同,但如果品牌不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就会大不一样,价值上差异极大,这就是名牌的吸引力所在。

企业名牌的地位来之不易,不是正常经营者随便可以冠以用之的,要取得这种名分,就得“附庸风雅”,在被合并后享用。可口可乐成为众多国家饮料企业使用的商标的原因也就出于此。年9月,德国的阿迪达斯宣布,它将以14亿美元控制法国的滑冰运动制品公司萨洛蒙,新公司命名为阿迪达斯一萨洛蒙,将占有全球超过60亿马克的市场销售份额,仅次于美国著名品牌“耐克”的.2亿马克,但在欧洲居第一位。

在品牌兼并中,并购相同和相关行业中拥有名牌产品和商标及其技术专利的企业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例如,美国的K·L·罗伯特公司以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世界烟草行业的龙头老大美国的RJR纳比斯科公司,就是因为看上了后者的很多名牌货。

如“云丝顿”、“摩尔”和“骆驼”牌香烟以及“迪午·蒙蒂”牌水果罐头等;法国制造精品已有年历史的LouisVultton公司在收购拥有名牌产品的Veuveclquote集团后,又与拥有世界名牌商标的轩尼诗公司合并,组成了世界最大精品集团LVMH;沛绿雅公司以27亿美元收购了有近百年历史世界最大的食品公司瑞士雀巢集团,因为它瞄准了后者具有Nestle这样的名牌商标。

为了获得名牌产品,欧美一些公司正是通过并购来实现同行业优势互补或市场内部化,保持竞争优势,以同时发挥品牌优势,建立更广阔的销售网络。(3)互补兼并。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进行购并,可以形成某种规模优势。由于各个企业具有各自的特色,各自的拳头产品,各自的优势,因此,根据各自的特点,互取所长,就会形成“互补性购并”。

美国、德国、荷兰和日本的小企业在化学领域各有所长,因此它们纷纷结盟。互补性购并还可使企业共同进行研究开发,购并后的销售额可达数亿美元以上。企业进行大宗产品的研究开发,属于风险性投资,投入大、周期长,独个企业难以胜任通过合并可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共担风险,共同开拓,分享技术。

这种购并案的主动方不完全取决于其规模,由于在某些方面拥有特殊的优势,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也可显示较强的力量。年3月1日德国克虏伯钢铁公司宣布,它将兼并实力比自己强的德国蒂森钢铁公司,就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可以看作是小鱼也可吃大鱼的生动例子。

大企业愿意被小企业吃掉,也看中了小企业的发展优势。美国新崛起的一些信息公司,如微软、网景、英特尔公司等开始时的实力并不强大,但其在《财富》杂志的地位迅速上升,这些企业崛起的势头也是大企业不能不充分考虑的。

(4)同业兼并。在市场竞争中,同业兼并使企业有广阔的资本运作空间,可以取得规模效益,达到以较小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大产出的目标,这是现代企业的共同追求。通过同业兼并,企业较易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开发到生产、再到销售和售后服务,形成独立的体系,这是企业形成规模创名牌的基础。

近年来全球化学、纸业、建材等材料业都趋向同行之间的兼并联合,希望以此扩大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最近在化学业称雄的德国拜耳、赫司特和巴斯夫三大公司,以及美国杜邦和陶氏化学公司,通过同业兼并,使营业额都超过亿美元。

日本三菱化学公司经过兼并后成为日本首家营业额超百亿美元的化学公司。纸业方面,全球最大的美国国际纸业公司以35亿美元买下斯邦纸板公司。美国家用纸两强百利公司和史特纸业公司年底也宣告合并。日本新王子制纸和本州制纸的联手,目的是从日本制纸手中夺回日本最大造纸公司的宝座。

日本三和百叶窗工业以亿日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一家百叶窗生产企业,试图以此来摆脱内需依存型企业经营方式,加快向世界级建材企业迈进的步伐。(5)借机兼并。由于国际投资趋于活跃,各国的投资政策进一步自由化,企业进行的购并与业务的扩大和发展密切相关。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外资抽逃,但外国直接投资恢复较快。特别是近年来,拉美大举推行私有化,拉美企业重新成为欧美投资者购并的新目标,这就是一种可能的借机兼并,它利用南美国家货币贬值后的跌价因素,取得企业的资产收益,并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的潜力。

年7月起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后,该地区一些国家货币竞相贬值,一些投资者也显示出“从危机中看到商机”的战略眼光。由于该地区货币贬值,工资、地价下降幅度较大,一些企业陷入资金盘整上的困难,因而,跨国公司也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一些陷入困境的企业的收购兼并。(6)技术兼并。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商品的周期大大缩短,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各国企业积极收购在技术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公司,其主要目的是加速技术兼并的力度。韩国三星航天公司投资控股日本的联合光学公司,以获得先进的光学技术。现代集团以3.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ATCIS公司,就是以收购该公司专利技术为目标的。

这一收购行为,在短时间内,使现代电子公司的弱项非记忆性半导体部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美国IBM公司以32亿美元收购著名的软件公司莲花公司(LOTUS),以图在软件市场,特别是网络技术上有新的发展。韩国LG公司用3.5亿美元控制美国齐尼思电子公司,使它拥有新的重要的高性能电视和多媒体技术,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7)防御兼并。当今的世界市场,企业角逐狼烟四起,竞争十分激烈。竞争的舞台面向全球,各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多地联为一体,失去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势将难保。由于各国不同程度地卷入开放发展的潮流,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竞争方式复杂多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单枪匹马,难以在强者之中占得有利地位。

在强者合并之后,防御性购并随之出现,它使兼并与被兼并者在某些方面可以成犄角之势,强化自身,巩固并拓展阵地。年4月1日,美国西南贝尔电讯公司宣布以亿美元收购太平洋电话系统集团;同年11月3日,英国电信公司宣布兼并美国的MCI通信公司,两家合并后的年销售额增加到亿美元,盈利47亿美元,其中就有对抗强者,乃至与强者抗衡的动机。

(8)依强兼并。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相对来说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技术开发与研究力量,市场关系良好。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通过与强者的结盟或合并,可以顺势搭车,取得规模效益、技术专利和市场。这类兼并多发生于水平分工部门,即企业研究开发与经营的是同类产品或同类产品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技术工艺水平相当。

结语

被兼并者多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在某些方面亦有自己的优势的企业。而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也可能希望与强者结盟,如年5月日本马自达公司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兼并;11月,美国第三大玩具公司科蒂公司被第一大玩具公司马特尔公司兼并;12月,美国NEXT公司被苹果电脑公司收购;年4月美国加州网络电视公司被本国的微软公司以4.25亿美元收购,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强者依傍更强者之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9602.html
------分隔线----------------------------